“我在窗口寫青春,爭做最美‘小梧桐’!”今年是“小梧桐”這個志愿服務品牌與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攜手同行的第12個年頭。“小梧桐”繼續踐行“盡己所能,樂于奉獻,堅守崗位,服務大會”的青春誓言,以熱忱之心、專業之姿,續寫水鄉與青春的溫暖故事。
浙江理工大學學生陳偉欣是本次烏鎮峰會道路引導組的一名“小梧桐”。因為參加過杭州第19屆亞運會、第4屆亞殘運會的志愿服務,他更懂得“奉獻”二字的重量。此次烏鎮峰會,他希望把“小我”融入峰會服務的“大我”中,和其他“小梧桐”一起以真誠贏得信任,在交流中增進理解,在合作中凝聚力量,以服務彰顯風采,讓世界看見中國青年眼中的光、腳下的路、心中的擔當。
從11月1日入駐烏鎮,陳偉欣和今年新一批“小梧桐”就已開始馬不停蹄地培訓。為了成為“問不倒”的“活地圖”和“答得好”的“會務通”,他們日行3萬步,晚上也在相互提問,鞏固記憶。在“烏鎮時間”,他們將為中外來賓提供會務活動、語言翻譯、禮賓接待、道路引導、抵離迎送等服務。
嘉興南湖學院學生車如晨是第二次參與烏鎮峰會志愿服務。她在背包里放了3張“同頻的名片”:印著“三塔夕照”的文化手卡,梳理“紅船與互聯網”的問答清單和刻著南湖學院校訓的初心名片。車如晨說,作為紅船旁的學子,紅船精神教她的擔當,與“小梧桐”的奉獻正悄然共振。
志愿服務是共青團為黨育人的重要載體,更為青年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廣闊舞臺。近3年來,從杭州亞(殘)運會到世界浙商大會,從良渚論壇到杭州馬拉松,團浙江省委累計組織6萬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務各類重要賽會,淬煉了“窗口青年”的硬核擔當。
據了解,本屆峰會共有909名“小梧桐”,他們來自21所高校,規模為近5年之最。其中,中共黨員有152人,共青團員607人,05后成“小梧桐”的主力軍,占比約62%。為了強化組織保障,團浙江省委專門在志愿者隊伍中成立臨時黨、團組織,引導全體志愿者在服務峰會中錘煉政治品格,展現青年擔當。同時,將優化“志愿者之家”建設,在暖心保障的同時,開展“最美團隊”“志愿先鋒崗”評選和“青春思享會”等品牌活動,讓服務過程成為生動的育人實踐,展現浙江青年挺膺擔當的昂揚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