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教育廳公布了“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應用場景案例遴選結果,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智慧技術驅動編程教學:“精準教、個性學、智慧評”新范式》獲批遼寧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成為全省20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實踐成果之一。這標志著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在智慧教育創新與實踐方面邁上了新的高度。
學校始終堅持以數字化轉型引領教育創新,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之路。依托自主研發的“Neu AI”智慧教育平臺,學校構建了貫通“精準教、個性學、智慧評”的智能教學體系,實現了從“教”到“學”、從“練”到“評”的全過程智能協同,推動了教學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學習從“普適性”向更深層次的“個性化”轉變。

賦能教師精準化教學。“Neu AI”基于知識圖譜梳理專業課程知識體系,動態生成學生學情分析。教師可實時掌握每位學生的成長軌跡,精準識別共性問題與個體差異,從而動態調整教學內容與干預策略。利用智能體輔助備課,自動生成階梯式編程實例,賦能教師開展項目驅動式精準教學。

驅動學生個性化學習。以“Neu AI”智能體為核心支撐,提供貫穿全程的個性化伴學支持,引導學生結構化地完成問題拆解、流程設計、編碼實現、迭代優化四大關鍵步驟。個性化學習過程中,Neu AI如同“一對一實時導師”,通過智能對話、追問、對比分析等方式,激活學生思維深度,引導學生識別任務關鍵點、反思設計合理性。在“構建—反思—重構”的循環中,學生逐步完成從表層編程到系統性思維的躍遷。

構建智慧化評價體系。“Neu AI”基于學生學習及行為數據的全過程采集,構建多維智慧評價體系,覆蓋結構設計、代碼規范、協作表現、代碼質量、項目完成度等關鍵環節,建立動態評價模型,自動生成可視化評價報告,實現對學生的智慧評價,助力自我反思與教學優化。

一直以來,學校以數字技術為引擎,持續推進教學數字化改革,在教學方式、課程建設與學習評價等方面不斷創新,探索形成獨具特色的智慧教育教學范式;同時獲得多方認可。
遼寧省智慧教育示范校
遼寧省高等學校數字校園試點建設項目
遼寧省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智慧評價類)
遼寧省教育廳信息化創新教育管理案例一等獎
全球智慧教育大會“2025年度智慧教育優秀案例”(大會組委會與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主辦)
在新華網主辦的第十五屆教育論壇中獲評2024數字教育優秀案例
第十四屆(2024)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優秀辦學案例
全國慕課教育創新大會(第五屆)“智能 MOOC(IMOOC)”典型場景
“2024年WURI世界創新大學排名”分類榜單“生成式AI應用”(Generative AI Application)全球參評高校中排名第7
……
此次入選遼寧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應用場景案例,是對學校在智慧教育領域前瞻布局與扎實實踐的高度認可。未來,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將始終錨定“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方向,以更高標準建設智慧教學生態,持續聚焦學生數字素養的培育,助力學生在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的浪潮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與創新力,為國家培養更多懂技術、善創新、能擔當的高素質數字化人才,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東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