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9日,2025世界大學校長論壇和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相繼舉行。渤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趙 建 國教授作為嘉賓應邀參會,并在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作專題報告。

趙 建 國作報告
11月8日、11月9日上午,世界大學校長論壇、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先后開幕,來自全球五大洲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位大學校長、教育專家與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的未來”“教育強國與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等核心主題,共商全球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與發展路徑。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任友群,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林蕙青、副會長任少波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11月9日下午,在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大學分類發展機制及差異化評價體系構建”分論壇上,趙 建 國作題為《構建以“生態位”為核心的大學分類評價新范式》的專題報告。報告提出以“生態位”理論重構大學評價體系,倡導由“分層排序”轉向“分類引導”,為破解高等教育同質化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理論視角與實踐路徑,在現場引發了強烈反響與深入討論。
趙 建 國在報告中指出,當前“一刀切”的評價模式制約了高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應推動價值理念從“金字塔”式的等級結構轉向“生態圈”式的功能互補。他強調,研究型大學應如“參天大樹”,致力于前沿知識創新;應用型大學要做“特色果樹”,深耕區域服務與產業融合。
基于“生態位”理論,趙 建 國詳細介紹了渤海大學的實踐探索:在人才培養上,實現從“論文導向”到“貢獻導向”的轉變;在科研評價上,推動從“數量導向”到“實效導向”的轉型;在社會服務上,完成從“排名導向”到“扎根導向”的升華。他呼吁構建多元包容的評價體系,讓每所大學都能在高等教育生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綻放獨特光彩,為推動全球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富有啟發的“渤大思考”。

趙 建 國與夏澤翰(右一)等合影
會議期間,趙 建 國會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等人,雙方就共同關心的高等教育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作者:劉 凱 百里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