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旭
【內容摘要】本文從短視頻的特性出發,結合近年來“出圈”和“爆款”的“紅色短視頻”的傳播特點,針對青年受眾群體,分別在“紅色短視頻”的內容、情感、受眾特點、視覺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青年受眾;黨史教育;短視頻;傳播策略
2021 年 2 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簡稱《通知》),就黨史學習教育作出部署安排,強調各級黨委(黨組)要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高度重視、精心組織。2024 年,中共中央印發了《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群體,共青團中央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通過下發《共青團中央關于在全團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的通知》,積極組織各級共青團組織和全體共青團員開展黨史 學習教育活動。
黨史教育在青年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面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青年在思想認識上的差異性日益凸顯。黨史教育能夠促進對黨的政治認同,深化大學生對黨執政能力的認識。然而,雖然有宏觀政策的支持,但在黨史教育的實踐中,尤其是在當代青年的黨史學習教育中仍有薄弱環節。首先,在長期黨史課程教學實踐中,對于黨史內容的創新力度不夠,難以做到與時俱進;其次,由于黨史課程教學內容較多,相對應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以教師講授為主,較少創新教學方法,難以切合青年實際開展教學,也沒有調動出青年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開展自主學習。
近年來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中知識傳播類的節目與其關注量在逐漸增加,這為利用短視頻平臺進行大學生黨史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抖音的推送機制能夠更好地迎合大學生的喜好,使得黨史教育這類“紅色短視頻”在大學生群體中能夠得到更好地推廣。
綜合上述研究背景可見,黨史學習在青年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且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作為當前重要的社交媒體互動平臺為黨史學習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紅色短視頻”
(一)短視頻與“紅色短視頻”
Social Beta(2015)認為短視頻時長通常控制在30 秒以內,是一種能實現用戶即時拍攝、剪輯、分享的以移動智能終端為媒介的新型視頻形式。根據短視頻的發展,后來的學者將其延長至 5 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內容融合了技能分享、時尚潮流、社會熱點等。“紅色短視頻”則是指使用短視頻的形式,通過各大媒體平臺發布,以故事等形式宣傳黨史、中國精神、國家記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內容的短視頻。作為一種新型的媒介形態,短視頻具有與傳統媒介形態截然不同的特征,吸引著人們的關注,也影響其傳播效果。
短視頻相較于其他的媒介形態,所承載的信息密度較大,受眾能夠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多感官的信息,聽覺和視覺語言同時作用于人腦,使信息在表意上具有高效性和完整性,接受度更高,觀看門檻更低。短視頻的形式迎合了受眾碎片化閱讀的習慣,極大降低了受眾的閱讀精力和成本,收獲精神上片刻的愉悅,也更容易使受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這種片刻性愉悅使人們更傾向于使用以短視頻媒介為載體的內容輸出。
(二)黨史教育與“紅色短視頻”
黨史教育是以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為內容,以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精神力量為目的開展的教育。在中國的教育語境下,黨史教育常常被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學界對黨史教育的研究主要還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務實性建設的角度來對黨史教育的目標及意義、策略進行探討。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傳播主體走向去中心化。傳統思政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單方主導教授的模式在逐步發生改變。筆者曾在大學生中發放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短視頻、圖文材料、長紀錄片、真人講解四種內容形式中,短視頻平均得分最高,是青年群體進行黨史學習教育首選的媒介形式。
(三)“紅色短視頻”存在的問題然而,當前“紅色短視頻”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其在青年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在內容創作方面,由于短視頻的時間限制,很難對黨史的復雜事件和深刻理論進行全面深入的解讀,容易導致內容的淺顯化和片面化,而這種簡化則極有可能會影響觀眾對黨史的深刻理解。
同時,作為嚴肅教育內容,黨史教育短視頻在極力吸引受眾注意力的同時極有可能用力過猛,過分追求娛樂化、趣味化,從而忽視了黨史教育的嚴肅性和深度,這種娛樂化的傾向很可能會削弱黨史學習教育的權威性和教育效果。此外,在一些相關短視頻中對于歷史事件不準確的描述也時常出現,制作團隊對黨史知識掌握的不充分會很大程度上誤導受眾。而在視頻傳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觀眾接受度不一、信息繭房導致難以更大范圍擴散信息等,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紅色短視頻”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二、“紅色短視頻”的青年視角探析
互聯網環境下,信息從豐富到超載,其負面影響也日益讓人疲憊,頻生擺脫之意。鄧建國(2018)認為,微媒介使人們注意力碎片化,只可能吸引到用戶 10-15 秒的注意力。因此,在高節奏的短視頻平臺上,如何吸引青年群體的注意是借助此類短視頻平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播的重要前提。針對“紅色短視頻”在黨史學習 教育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在策劃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所在媒體的親身實踐和相關媒體在此領域的探索,認為可在五個方面進行嘗試創新......(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4年S1,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