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元
江西教育電視臺作為江西省內重要的教育文化傳播平臺和省級教育專業媒體,一直致力于服務師生、服務教育、服務社會,通過電視媒體的獨特優勢,推動教育現代化和文化傳播事業的發展。在當前新時代傳媒環境下,教育電視臺如何保持高質量發展,如何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下面從江西教育電視臺的發展現狀、構建思路和實施策略等三個方面作簡要介紹,以求各位批評指正。
一、新時代傳媒環境下江西教育電視臺的發展現狀與挑戰
江西教育電視臺自 1994 年 12 月開播以來,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定教育專業頻道定位,堅持“專業辦臺、特色立臺”的辦臺思路以及“服務教育促發展”的核心理念,堅持綠色頻道建設,始終堅守教育初心,履行媒體職責,在困境中保持定力服務教育,在危機中做好宣傳謀求發展。
目前,江西教育電視臺擁有電視、新媒體兩大平臺,擁有 8 訊道高清轉播車一輛、大型搖臂、5G網絡直播及高清播出系統等先進設備,具備新聞采編、節目制作、大型活動策劃、技術播出、經營開發等功能。每天播出節目 18 小時,開設了《教育新聞》《江教招考》《贛鄱師魂》《就在江西》《校家社協同育人》等 8 檔自辦欄目,節目在本臺官網、公眾號、江西智慧教育平臺、江西教育融媒體中心等媒體和平臺同步推出。播出信號通過省市有線網絡和 IPTV 覆蓋全省各市縣區,總收視人群達 4400 多萬人,是廣大師生與社會各界獲取公共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2023 年,江西省廣播電視局首次開展“江西省省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專業電視頻道綜合評價”活動,評價江西教育電視臺在內容建設方面表現突出,尤其是公信力表現最為優異,在全省 9 個省級參評頻道中排名第二。
然而,在新時代傳媒環境下,江西教育電視臺同樣面臨著著諸多挑戰。一方面,從外部環境來看,觀眾需求日益多樣化,傳播渠道日趨多元化,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已逐漸被全媒體、數字化、網絡化的新型傳播模式所取代,亟須融合轉型;另一方面,從內部環境來看,資金短缺運營困難、人員結構問題突出等問題也制約著江西教育電視臺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此,我們需要審時度勢,重新定好位,把握新時代傳媒融合的發展趨勢,構建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積極應對挑戰,實現創新發展。
二、新時代傳媒環境下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的發展思路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有句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教育電視臺套用這句名言不知是否妥帖。
我們身處新時代傳媒環境下,必須因時而進、順勢而為。對于任何傳統媒體而言,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是新時代的一項重大課題,也是一條長期而艱巨的漫漫求索路。江西教育電視臺要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必須從“把握方向、明確方位、掌握方法”三個方面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內容永遠是根本,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內容建設是根本,也是不斷提升全媒體傳播效力的關鍵所在。必須保持內容定力,凸顯主流價值,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方式傳播群眾關心的事。建立健全內容審核機制,確保節目內容的正確性和深度性,才能吸引和留住觀眾,才能為全媒體傳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資源,進而吸引廣告商和合作伙伴的關注和投入,不斷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江西教育電視臺始終堅持把堅定政治意識形態大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首位,以“服務學習型社會,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貫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教育、新聞輿論、媒體融合發展等方面重要論述,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守住意識形態陣地安全,確保節目內容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聚焦我省“學前教育補短板,基礎教育重均衡,職業教育揚優勢,高等教育求突圍”的任務要求,在推動我省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專業教育媒體作用,奏響主流輿論宣傳強音,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尤其是師生群體所關心關注的教育大小事,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為教育強省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4年S1,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