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
【內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將短視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多重挑戰:知識傳遞碎片化的局限、主流價值觀泛娛樂化的風險、理想信念淡化的隱憂,以及圈群化下的“社交繭房”等問題,提出思政課教師可通過深耕視頻內容,激發深度思考;提升媒介素養,弘揚主流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培養自律與毅力;促進情感互動,鼓勵跨圈交流溝通等多維策略,來有效應對短視頻時代帶來的挑戰,最大化發揮短視頻在思政課中的積極作用,推動思政課守正創新。
【關鍵詞】短視頻;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運用
在新媒體浪潮的席卷下,各種新興媒體層出不窮,短視頻迅速崛起并持續占據新媒體的高位,影響廣泛且深遠。“00 后”大學生是與互聯網、數字科技一起成長的一代,是新時代網絡“原住民”。截至2023 年 12 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 10.67 億人,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 10.53 億人。短視頻的崛起,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信息傳播生態,對“00 后”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學生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對新媒體技術充滿了好奇與渴望。短視頻不再僅僅是娛樂消遣的工具,也成為了知識傳播、表達自我、文化交流、價值觀塑造等的重要渠道。面對這一趨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應勇于迎接新媒體時代的挑戰與機遇,積極探索將短視頻這一新興媒體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中,通過新媒體賦能,從形式、內容、方法全面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更加開放、包容、前瞻的姿態,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新時代背景下取得新的突破,展現新時代思政課新氣象新作為。
一、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運用的價值
(一)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的特點
新媒體環境為短視頻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短視頻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特點。一是內容短而精。短視頻的時長較短,一般在 15 秒 ~5 分鐘,通常以 15 秒、30 秒、60 秒為主流,短視頻的內容制作在有限的時長里以精雕細琢取勝,高質量的短視頻均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內容經過精心策劃和提煉,直接呈現最具價值的部分,能夠在短時間內引起觀眾關注。二是傳播速度快。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為短視頻的傳播提供了便利,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觀看和分享短視頻,從而實現短視頻的快速擴散,傳播速度和效率較高。三是感官沖擊強。短視頻以動態化的形式呈現內容,形式多樣、高質高清、色彩鮮艷、節奏明快,代入感和沉浸感較強,能夠巧妙融合多種感官元素,給人的視覺聽覺感官帶來更強的沖擊力,也就留下愈發深刻的印象。
(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痛點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數集中在理論教學,沒有將思想政治理論與社會生活、學生學習具體實際相結合,導致教學過程枯燥,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不高。同時,部分思政課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只是將知識的傳授作為簡單的教學任務,沒有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時代特點和成長需求因材施教。思政課教學與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存在偏差,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僅降低了學習效率,也無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在新媒體時代,短視頻的融入將有效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難題。
(三)短視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價值
短視頻以其獨特魅力,深受大學生群體的青睞,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工具。
一是有利于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手段。思政類短視頻的運用是新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深度融合的產物,既適應了當前大學生的信息獲取習慣,又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內容以短視頻的形式精心加工制作,用視聽結合的動態化視頻方式,將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生動和易于理解。它打破了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固定時間地點的時空限制,使得教育教學更加靈活多樣,整體上推動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手段的創新發展。
二是有利于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資源。短視頻以其卓越的技術優勢,承載著前所未有的海量內容。在短視頻平臺上,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先進人物的光輝事跡、傳統節日與民俗的豐富內涵等寶貴資源,均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轉化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鮮活素材。短視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如講述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介紹先進人物事跡、激勵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了解民俗文化和技藝、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等,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資源庫,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開辟了新的數字空間。
三是有利于降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成本。從制作成本來看,短視頻的制作相對簡單快捷,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和大量的資金投入。一部智能手機和基本的視頻編輯軟件,就可以創作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短視頻。這種低成本的制作方式,使得高校和思政課教師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教育資源的配置和利用。從傳播成本來看,短視頻的傳播渠道廣泛且免費。借助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互聯網工具,高校可以輕松地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內容推送給廣大學生,實現教育資源的廣泛共享和快速傳播。這種無界限的傳播方式,極大地降低了傳統教育方式中可能存在的地域時間限制和其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障礙,如師生交流問題等。短視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可有效減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成本,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
四是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時代的學生更加傾向于使用數字化、網絡化的學習方式和工具。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媒介,能夠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滿足新時代學生隨時隨地、快節奏的學習習慣和需求。同時,短視頻以其生動、直觀、趣味性的形式,將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轉化為具體、形象的視聽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短視頻的時長短、內容精練,通過精準剪輯和編排,可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針對性,相比傳統的講授,也就更易于被學生理解和記憶。短視頻不僅適應了新時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需求,而且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顯著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成效。
二、短視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運用的挑戰
(一)認知局限:知識傳遞碎片化
在新媒體環境中,短視頻承載的知識和信息量呈現出高度碎片化的特征,包括內容碎片化和學習方式碎片化。內容碎片化,使得大學生接收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往往顯得零散而不成體系。每個短視頻或許都承載著某個觀點或理論的精華,但受限于時長,它們難以深入剖析那些復雜而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論,導致知識傳遞顯得片面而淺顯。學習方式碎片化,讓不少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上陷入表面化的困境。他們可能只是匆匆瀏覽了視頻中的亮點,卻未能構建起知識的整體框架和邏輯鏈條,更無法深入理解核心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作用。久而久之,系統學習的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反而可能因知識的碎片化而加劇了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知局限。
(二)價值盲從:主流價值觀泛娛樂化
在短視頻盛行的時代,其內容生態的泛娛樂化傾向日益顯著,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構成了新的挑戰。這類短視頻往往以淺薄空洞的內容為主,過度依賴娛樂元素作為吸引眼球的手段,將本應嚴肅的思想政治理論簡化為輕松、搞笑甚至夸張的形式。這種趨勢不僅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深刻內涵,還助長了低俗內容的傳播,對社會的主流價值話語體系造成侵蝕。當主流價值觀被泛娛樂化的浪潮裹挾,其原有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受到嚴重挑戰。大學生作為短視頻的主要用戶群體之一,其價值觀正處于形成和鞏固的關鍵時期,但在大量娛樂化信息的包圍下,大學生往往容易陷入淺層思考的陷阱,習慣于被動接受和跟從,有時在低俗短視頻面前也會難以抵御其誘惑,而無法做出理性、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對主流價值觀產生動搖......(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4年第6期,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
本文系上海學校共青團工作研究課題“‘00 后’滬上青少年群體思想狀況與行為特征研究”(課題編號:2022LX17-19)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