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迅
【內容摘要】朋輩教育是榜樣教育創新發展的一個分支,強調教育的平等性、互動性和自主性,這與融媒體傳播的特點不謀而合。選取朋輩榜樣的典型事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實現平等對話、廣泛交流、信息共享和情感共鳴,讓朋輩榜樣在高校學生中更廣泛地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本文充分闡釋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朋輩榜樣教育的價值意義,通過分析實際工作開展情況,指出當前高校朋輩榜樣典型事跡育人機制的不足,并從榜樣選樹、事跡表達、傳播方式等方面,探索推動朋輩榜樣育人機制向長效化、科學化、專業化創新和完善,更切實有效地發揮朋輩榜樣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朋輩教育;榜樣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
朋輩之間相似的心理特點和思維方式,是朋輩教育作為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優勢。朋輩之間的對話更加自由平等,也更容易袒露心聲。朋輩榜樣典型事跡育人機制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有利于提升高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育人的實效性。
一、高校朋輩榜樣教育的理論基礎、必要性和價值意義
(一)高校朋輩榜樣教育的理論基礎
一是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單是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而交往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關系生成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馬克思交往理論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的交往中展開的,交往的雙方是平等共生、互相理解、彼此創造的。當下,高校學生獨立自主意識較強、注重個性發展和自我價值實現,因此更需要轉換教育思維方式,充分重視“交互主體性”,聚焦現實生活創設教育情境,由單向輸出向雙向交流轉變,在交往對話、交流思想、共享經驗、探索人生和尋求真理中,實現教學相長。
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先進典型教育思想和青年榜樣觀。先進典型教育是指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傳播其優秀事跡,引導人們以先進典型為榜樣,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行動效能。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再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在不同歷史階段和建設實踐中,始終堅持開展先進典型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新時代,我們黨明確提出黨員先進典型教育是黨員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黨內開展集中教育的著力點,將先進典型教育與警示教育相結合,對各級黨員充分發揮激勵和震懾作用。《要善于學典型》指出“我們就是要善于向先進典型學習,在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習近平總書記赴高校考察時,屢屢勉勵青年學生要堅定報國之志,彰顯青春風采,特別是赴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青年學生要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榜樣示范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榜樣示范思想為如今的榜樣教育提供了文化基因。對于榜樣示范的認識,《論語》中多有體現。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領導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大眾才能上行下效,實現和諧穩定。這體現出中國古代的德育示范方法,即通過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塑造和影響大眾的德行和品格。再如,“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等言論和孟母三遷的故事,都體現出親朋和周圍成長環境能夠對人潛移默化產生影響,還有自省慎獨的個人素養提升辦法。總的來說,儒家講求“以友輔仁”,已開始探討朋輩關系和人的發展的問題。
(二)高校朋輩榜樣教育的價值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朋輩榜樣教育,能夠凸顯隱性教育的優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充分適應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素養和交流習慣,對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是一項守正創新的工作舉措和教育方法。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朋輩榜樣典型事跡育人機制,一是在教育水平和方法提升方面,有助于更新榜樣教育的理念,創新榜樣教育的形式,豐富榜樣教育的內涵,構建良好的環境和長效教育機制。二是從學生個體角度出發,更容易打開學生的人際信任關卡,以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榜樣教育,以身邊人、身邊事的號召,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讓學生自覺學習榜樣,從榜樣中汲取力量。三是從教育強國發展進程來看,目前學界從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多角度探析榜樣教育的價值所在,榜樣教育不斷為人們提升自身道德品質創造條件,對凝聚社會力量、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念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二、高校朋輩榜樣典型事跡育人機制的現實考察
(一)高校朋輩教育的實踐成效
通過開展高校朋輩榜樣教育分析發現,樹立朋輩榜樣的典型事跡,在學生群體中廣泛宣傳,能夠形成強大的示范效應。朋輩榜樣往往在學習成績、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表現突出,體現出良好的品德修養和高水平的能力素質,他們的成長經歷和學習經驗能夠激勵廣大學生向他們看齊,從而在思想上形成共識。這種共識會使學生從內而外生成一種自驅力和自覺性,不僅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所追求,更在社會責任、公民道德等方面產生認同感,并隨之踐行。因此,朋輩榜樣教育能夠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多元化的路徑和思考。
朋輩榜樣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他們的事跡往往目標性強、時代特征鮮明、具有很強的正能量。事跡體現出朋輩榜樣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和道德風尚,展現出堅持不懈、敢于嘗試、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宣傳和推廣榜樣事跡,能夠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導向,激發學習熱情和奮斗精神,明確人生追求和價值標準,從而更加堅定地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朋輩榜樣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強調朋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學習。通過觀察和模仿朋輩榜樣的成長路徑和所思所想,學生能夠不斷反思自己和榜樣之間的差距,從而激發其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的動力,實現由“慕強”到變強的轉化。這種自我教育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還能夠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朋輩榜樣教育,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探索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成長路徑,從而實現教育的差異化和個性化......(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4年第6期,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
本文系 2023 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支持項目——“榜樣的力量:高校朋輩典型事跡育人機制創新研究”(項目編號:BJSZ2023ZC26)、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建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CUC210M0101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