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依法接受教育的權利不能因為各類外界因素受到損害。
▲資料圖:南充市高坪區實驗小學。圖/微信公眾號“南充市高坪區實驗小學”
“馬上給孩子買了,否則學校要求停課,給沒買的開家長會。”近日,某小學班主任在家校交流群催繳醫保的消息,引發了輿論關注。
據華商報大風新聞報道,11月3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實驗小學一位家長向記者反映,稱班主任群發通知催繳醫保,沒買醫保的學生不僅要被停課,學校還要給家長開家長會,“你不買,天天群里催,小孩都被區別對待了,不買不行啊!”
該家長還表示,“老師說她也沒辦法,老師說學校安排的,學校說教育局安排的,教育局說政府安排的”。11月4日,當地教體局和醫保局則回應記者稱,醫保是自愿購買,沒向學校下達過任務指標,不買醫保就停課的做法不對,將對此進行調查。
因此,目前此事還處于各說各話的狀態,個中細節究竟如何,還有待后續相關信息披露。但無論如何,醫保催繳工作都不能與學生的受教育權掛鉤。
我國教育法明確,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義務教育法也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就此來看,如果學生因為沒繳納醫保便被停課,相關各方顯然已經涉嫌違法。
事實上,涉及停課,教育部此前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也設置了明確條件: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的,學校給予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者停學,要求家長在家進行教育、管教。
很明顯,在此前提條件下,不繳納醫保也很難被歸置于停課停學范疇。
而且,針對此次事件,當地也在回應媒體時強調醫保是自愿購買,沒向學校下達過任務指標。因此,安排班主任在家校交流群催繳醫保,無疑是違反了相關要求。
當然,具體到此次事件,相關信息尚待補充、確證,方能進一步還原事件原委。接下來,當地不妨按照相關要求及時查清此事,以進一步回應輿論關切。
無論如何,孩子依法接受教育的權利不能因為各類外界因素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