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岑岑? 樊慧寧
【內容摘要】在電子競技破圈式、產業化發展的背景下,電競俱樂部與電競粉絲之間的關系成為電競產業持續發展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電競紀錄片作為連接粉絲與電競文化的橋梁,已成為塑造行業形象和維系粉絲忠誠度的關鍵媒介。本文通過對 2023 年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夏季賽 10 支戰隊紀錄片內容的分析及對 15 位資深粉絲的訪談,探討了電競紀錄片的情感敘事策略以及該策略引發粉絲情感的作用機制。
【關鍵詞】情動理論;電子競技;紀錄片;粉絲;情感滿足
自 2020 年亞奧理事會將電子競技列入正式比賽項目,學界對電競的關注越來越多,電競產業對擺脫污名化、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塑造健康電競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此過程中,電競粉絲作為情感驅動的“完美”消費者,對擴大電競行業影響力、塑造電競文化有著重要作用。
作為一種敘事性媒介,電競紀錄片不僅能夠傳遞信息、傳播電競文化、為粉絲提供了解行業運作的機會和二次創作的素材,而且還能通過真實記錄選手的情動變化和成長路徑,感染和鼓動粉絲對戰隊、選手投入更多情感,增強粉絲黏性。
電競紀錄片如何有效地運用情感敘事策略來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這種共鳴是否能夠滿足觀眾對電競紀錄片的情感預期?本文將通過對 2023 年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簡稱 KPL)夏季賽 10 支戰隊紀錄片內容的分析及對 15 位資深粉絲的訪談,嘗試回答上述問題。
一、文獻綜述
(一)情動理論的發展及應用
“情動”(affect)一詞最早由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提出,他在著作《倫理學》中將其理解為主動或被動的身體感觸,即身體之間的互動過程,這種互動會增進或減退身體活動的力量,同時會對情感的變化產生作用。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把情動定義為“存在之力(force)或行動之能力(puissance)的連續流變”,即情動并非一種固定狀態,而是變化的過程,一個人的情感會根據際遇發生變化,總是在悲苦和快樂之間流動。布萊恩·馬蘇米延續了德勒茲對斯賓諾莎情動理論的闡釋,繼續強調情動的變化過程,他同時對情緒和情動兩個概念進行了區分,指出情緒是主體性的內容,情動則是一種非主體或主體間的,是一種強度的變化過程。湯姆金斯和卡羅爾也深得斯賓諾莎的理論精髓,他們都將身體、意識與情動置于三元互動關系中來理解,湯姆金斯認為人的存在不僅僅是由“刺激—反應”(stimulus-response)的鏈條構成,兩者之間還要經過情動的調節,人類才會產生充分的動機,并最終付諸行動;卡羅爾則認為情動由認知成分(如信念或想法)和身體變化兩部分組成,且身體變化是由認知狀態引起的。
“情動”的流變、生成屬性,使得情動理論被引入電影研究等藝術研究。“盡管一切藝術形式在本質上的共同之處都是表達情感的,但時空藝術更著意于情感在歷時性起承轉合中所構筑的故事情境的表達?!笨_爾著重分析了文本內部及受眾與作品間情動的生成和流轉機制,以及不同情動相互疊加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他認為藝術作品正是通過引發恐懼、敬畏、同情、欽佩、憤怒等情動,實現對讀者或觀眾的影響。而影像視聽作品對觀眾情感的挖掘,不僅能夠通過情節和人物實現,還能夠通過影像自身的力量刺激觀眾的感官實現。在體育領域,競技賽事的勝利與失敗時刻牽動著觀眾的情感,體育迷基于情感共鳴自發聚集和行動,顯示出體育本身蘊含的巨大情感能量。因此,體育宣傳視頻的共情能力已成為衡量其傳播效果的關鍵,也是在碎片化傳播環境中吸引用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二)情感敘事策略在體育視聽節目中的運用
2011 年,美國敘事學家帕特里克·科爾姆·霍根將情感科學與敘事研究相結合,提出了“情感敘事學”,該理論圍繞情感與故事的關系展開三個層面的討論,即故事如何表達情感、故事如何影響讀者、情感如何影響故事。
近年來,隨著運動員的明星化以及體育內容與網絡綜藝節目的跨界融合,體育節目的傳播效應已經突破了原有的圈層,進入了更廣泛的公眾視野。這一現象不僅拓寬了體育內容的受眾基礎,也為信息傳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在這一跨文化、跨圈層的傳播過程中,情感敘事的巧妙運用成為連接不同文化背景觀眾,促進他者理解以及引導自我反思的關鍵。
體育紀錄片以體育運動員、組織及事件為主題。作為一種重要的體育視聽節目類型,體育紀錄片通過展現運動員的努力、堅持和團隊合作,激發觀眾的積極情感,如興奮、驕傲和同情,從而增強觀眾對體育的投入度和忠誠度。11這種情感敘事策略不僅吸引了更廣泛的觀眾群體,也傳遞了體育文化的核心價值,對于塑造公眾對體育的認知和情感態度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4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粉絲文化視域下青少年的社會參與及其引導研究”(項目編號:20CXW03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