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艾米拉古麗·阿不都,來自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童夢幼兒園。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我內心受到莫大鼓舞。教育家應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心懷大我、至誠報國,將教育事業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作出貢獻。

在多來提巴格鄉,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轉眼間,在這片熱土上工作了20年,度過了青春最難忘的時光。

多來提巴格巴鄉在南疆,地處喀什東北部。這里真的很美,地上的羊群,像天上的云朵;碧藍的天空,像深邃的海洋。
在這里,我和孩子們在碧藍的天空下學習,在浩瀚的夜空下數星星。
美好的教育生活被一場意外打亂,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師地區發生6.8級地震。
全國各地都來支援重建,讓我們感到很溫暖。作為一名邊疆教師,我感到身上的責任很重,我要為家鄉的建設付出努力,我要呵護一株株小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建設我們美麗的家鄉。
2009年,巴楚縣開始在鄉鎮建設幼兒園,我從小學的崗位調到了多來提巴格鄉中心幼兒園擔任園長。

多來提巴格鄉有3所條件比較簡陋的幼兒園,三所幼兒園總共只有150個孩子。許多孩子的父母長期在外,都是爺爺奶奶照看,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兒園。
如何才能讓這些孩子感受到多彩的童年呢?在黨的關懷下,我們一起重建校園。

設計、美化環境時,我號召老師們自己動手,制定計劃,結合多來提巴格鄉的特點,繪畫墻面,裝點教室。
每天天不亮我們就來到了幼兒園里輪流作畫,手臂僵了揉一揉,腳站麻了,跳一跳。
晚上我們和星星一起回家,看幼兒園一天天變美變好,心里十分滿足。

施工、裝修、美化結束后,我們清理施工垃圾。我帶領教師們一點點地刮、一遍遍地擦,衣服頭發成了灰色,手上也磨起了泡。
記不清多少個深夜,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后來為了節約時間,我索性就在幼兒園的值班室里住。
一年后,我們幼兒園建起了漂亮的2層樓,圖書、電視機、小床等用品放進了教室里,幼兒園成了村子里最漂亮的建筑。

為了讓所有適齡兒童能上學,從做幼兒園園長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挨家挨戶宣傳政策。
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里吃不好,老師照顧不到,我就邀請家長到學校參觀,細致講解每一個環節,讓家長們看到孩子在幼兒園里的學習狀態,放心地把孩子送入幼兒園。
2019年,多來提巴格鄉所有適齡兒童都進入幼兒園學習,我由衷的感到幸福,也用實際行動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2019年7月,我調入巴楚縣童夢幼兒園當園長。我又發現新的挑戰。大部分家長普通話不好,也教不好孩子普通話。我讓他們意識到普通話與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是各民族之間溝通的橋梁。

怎么樣才能學好普通話?我們不斷提升語言文字能力水平。
老師們的普通話水平提升了,他們用普通話繪聲繪色的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一字一句讀給他們聽,用普通話教他們發音、朗讀。
乃斯如拉·吾斯曼剛入園時很羞澀,在班里也不愿意與他人說話,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呆在一個角落。
在彭亮亮老師的耐心教導下,乃斯如拉從“我叫什么名字”學起,幾個星期后,乃斯如拉便學會了和爸爸說“再見”,和老師說“您好”,甚至學會了講故事。到大班后,已經能用流利的普通話和小朋友、老師對話了。
畢業時,乃斯如拉的家長激動地握著彭亮亮的手說了很多話,彭亮亮雖然沒有聽懂,但是看著家長真摯的表情,感受到了濃濃的謝意。

在幼兒園里我們混班上課,混合住宿,混合游戲,小朋友們學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長在一起。
現在不僅僅是乃斯如拉,園里的每個孩子都說標準的普通話,當孩子們給家長當小翻譯時,家長們無比激動,臉上不自覺流露出喜悅。那一刻,我也很高興,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讓我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隨著黨和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強烈感受到作為一名園長更需要理念的再提升,老師的業務水平也要不斷提升。
我帶著全園教師每日下班后開展夜校學習,一起學普通話,講公開課,學習業務。
為了給孩子們的一日活動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間,我們在幼兒園設立種植區、飼養角,讓孩子們在愉快的參與過程中得到發展。
我們在操場上畫了多種形式的跨格子、跳房子的游戲圖案,孩子們鍛煉了身體,個個開朗陽光。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頻繁的接觸和交流中老師們與家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二十年過去了,這二十年不知道迎接了多少個孩子,送出去了多少個孩子。扎根于這片我熱愛的土地,最大的欣慰是看到孩子們的笑容。他們在幸福中成長,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童年的夢想也在此起航。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愛才能點亮愛。二十年從教經歷,我為自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讓我更明確了未來努力的方向——以人民教育家為榜樣,為祖國培養更多團結奮進、可堪重任的“石榴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