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釗
【內容摘要】本文認為,面對新形勢,教育期刊出版單位構建“一主多元”發展模式,有利于推動教育期刊出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結合廣東教育雜志社的實踐經驗,對教育期刊構建“一主多元”發展模式的路徑進行了探析,以期為教育期刊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教育期刊;核心競爭力;多元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媒體形態日益多樣化,即時閱讀、碎片化閱讀已然成為大眾閱讀的常態。隨著媒體生態的不斷變化,以紙媒經營為主體業務的期刊出版單位既面臨著挑戰又面臨著機遇。“單純依靠紙質期刊的營銷收入和廣告收入實現期刊利潤的跨越式增長,在當今期刊‘內憂外患’的困境中已難以為繼。”相比其他期刊,教育期刊作為宣傳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展示教育好成果好經驗的專業期刊,深耕教育土壤,有著較好的發展基礎,但也受到新形勢的較大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期刊出版單位應該做到“守正創新”,在重點培養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以建立健全“一主多元”的發展模式來推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一主多元”發展模式指的是在打造一種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推動多元發展的期刊經營機制。廣東教育雜志社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教育宣傳出版機構,編輯出版《廣東教育》《廣東第二課堂》《高教探索》《師道》等四個刊號 9 種版本的期刊和編輯《廣東教育年鑒》,服務范圍涵蓋小學、中學和大學,服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教育研究機構和學校。此外還主辦“南方教育網”網站、“廣東教育傳媒”微信公眾號、“廣東教育傳媒”頭條號、“廣東教育傳媒”抖音號等。廣東教育雜志社在建立“一主多元”發展模式上做了有益嘗試。
一、教育期刊核心競爭力的培養
不同的教育期刊,有著不同的核心競爭力。以《廣東第二課堂》為例,它的核心競爭力是“期刊品牌 + 活動品牌”的優化組合,兩者的有機結合產生的是“1+1>2”的聯動效應。在期刊品牌打造方面,《廣東第二課堂》致力于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它融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體,注重欄目建設與專題策劃,因其“圖文并茂、有趣實用”而深受讀者的喜愛,連續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期刊”,并兩次獲得“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在活動品牌打造方面,《廣東第二課堂》編輯部在充分利用期刊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協同其他部門積極做好“暑假讀一本好書”活動,滿足讀者在暑假進行有益深度閱讀的需求,在全省廣大師生中營造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促進“兩個效益”的穩步提升,展現出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具體來看,教育期刊出版單位培養核心競爭力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結合教育教學新動態和辦刊實際,對期刊發展進行科學定位,進一步彰顯辦刊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將原有的品牌做強、做大、做優,尤其要注意該品牌的打造必須更有助于滿足教育工作者群體、學生群體乃至家長群體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在期刊品牌打造的基礎上,對已經開展的各類業務進行深入研究,集思廣益,找出期刊事業發展的最佳延伸點、拓展點,大力推進,久久為功,尤其要注意該業務必須更有利于教育期刊出版單位教育教學服務能力的增強,更有助于其在教育領域的權威性和貢獻力的提高;三是要鞏固深化不同品牌的聯系,形成強強聯合、互促共融的發展格局。
二、教育期刊多元發展路徑探索
在科技產品層出不窮、媒體形態日益多樣化、信息傳播日益便捷的信息社會,以紙媒經營為主體業務的教育期刊出版單位要想摘取事業皇冠上的明珠,僅靠培養一種核心競爭力還遠遠不夠,必須結合實際、揚長避短,在培養深度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展開“多元發展”的翅膀。
(一)大力推動新媒體平臺建設“數字化出版時代,教育期刊應該有發展的新思路。”隨著微博、微信、抖音短視頻、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的涌現和發展,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面臨著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局面。在教育領域,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幾乎都已擁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教育期刊出版單位應該審時度勢、進一步推動新媒體平臺建設,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的聯動,拓寬業務合作的渠道。一是要做大新媒體平臺,應從單一的新媒體平臺建設轉向復合型新媒體平臺建設。廣東教育雜志社自 2015 年起重點建設“廣東教育傳媒”微信公眾號,通過該平臺發布廣東教育權威資訊、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和家長家庭教育。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廣東教育雜志社加強了復合型新媒體平臺建設的力度,逐步建立起涵蓋微信公眾號、頭條號、南方 +、網易號、抖音號等多個平臺在內的“廣東教育傳媒”新媒體矩陣,進一步增強了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力、影響力和服務力。二是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廣東教育雜志社充分利用“廣東教育傳媒”新媒體矩陣,整合編輯出版的《廣東教育》《廣東第二課堂》《高教探索》《師道》等紙媒資源,打造零距離教育服務平臺,有力推動了媒體的融合發展。三是要不斷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能力。2022 年上半年,“廣東教育傳媒”新媒體矩陣積極配合廣東省教育廳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安全教育和高考志愿填報宣講等工作,推送的一系列文章得到教育行政部門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大量轉發,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捧。為了更好地傳播廣東教育好聲音和正能量,“廣東教育傳媒”新媒體矩陣還在 2022 年進一步加大了短視頻制作力度,積極參與了廣東省教育系統多項重要活動的直播,如第三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南方教研大講堂系列活動等,直播活動累計觀看人次超百萬。通過這樣的做法,“廣東教育傳媒”新媒體矩陣不斷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能力,為期刊出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3年第2期,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
作者系廣東教育雜志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