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融媒體逐漸滲透到了各個領域之中,我國也逐漸步入了融媒體時代,融媒體具有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廣泛性、共同性,將其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有利于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等方面的創新。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創新實踐
融媒體作為一種新型傳媒科技,實現了人力、內容、宣傳等工作的整合,構建了“資源整合、內容整合、宣傳整合、利益整合”的全新媒體宣傳理念。將融媒體應用到我國高校思政教育領域之中,有助于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結合融媒體技術不斷提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要點,并將高校思政教育同融媒體技術進行有效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質量及教育水平獲得全面提升。
一、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的意義
首先,創新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培養融媒體時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樹立高校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使大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為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通過思政教育工作對大學生進行良好引導,促進大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幫助高校大學生客觀正確地對待處理身邊事物及事情,使其能夠在自身工作崗位發揮自身的價值,為社會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其次,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創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符合新時代國家發展的實際需要。人才是國家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大學生對于當代社會及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通過融媒體技術創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政水平。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需要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特點,發揮思政教育課程的優勢,通過對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和內容不斷創新,使大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及技能,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政教學氛圍,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符合我國新時代國家發展的實際需要。
最后,創新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助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符合新時代大學生的實際需要。作為高校公共課程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常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為主要目標。因此,為提高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應通過融媒體技術發展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和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必須不斷創新,促進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轉化,將各個學科同高校思政教育進行滲透,提升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轉化為新鮮、有趣的高校思政教育課程,使其更加符合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取得優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融媒體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在融媒體時代,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實際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由于其思政教育模式較為單一,難以有效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得大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因此,其難以集中精力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內容進行理解,對于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的提升產生不利影響,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產生了不利影響和阻礙。
其次,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由于融媒體技術具有很強的去中心化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可以利用融媒體技術,突破教學時間及空間的束縛,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機遇,使大學生能夠通過融媒體技術實時與思政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互動,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由于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隊伍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中沒有有效引導學生,導致了高校學生不會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無法被充分體現,學生無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本文為文章截選,完整版請見《教育傳媒研究》2023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相關學術數據庫)
作者系浙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