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啄木鳥”在行動
“大手牽小手‘啄木鳥’在行動”活動始于2008年,是由上海市語委指導、上海外國語大學具體實施的語言文字服務活動,包括社會用語用字監測、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制定與實施、語言文字咨詢等內容。自2016年起,活動被納入上海市高中生社會實踐考核體系,迄今已有6000余名高中生參與其中,志愿服務累計超過7萬小時。

上海高中生“啄木鳥”志愿者
在浦東陸家嘴地區對中英文指示牌進行監測
一、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
活動以上海外國語大學本、碩、博學生為核心團隊,充分依托上海外國語大學和國家語委科研基地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的語言文字專家力量,同時廣泛吸收社會各界力量,包括上海各高校的語言文字專家、各級政府部門干部、上海市各區高中生和市民巡防團成員等各界人士的積極參與。
2019年,上海市語言文字志愿服務總隊成立,近2000名高中生、教師、居委文教干部和社區志愿者參與社會用語用字監測工作。

2021年,活動開展前夕,
專家對參加監測活動的本、碩、博學生志愿者開展專業培訓
二、常態監測,提升規范意識
活動主要關注重點場所、重大活動場館的用語用字。自2017年起,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上海市公共場所的地標性建筑、旅游景點及商業機構的單位名稱牌、店鋪招牌、指示標志牌、路名牌、商業和公益廣告牌等標牌中的漢字使用和英文譯寫進行常態化監測。此外還對世博會、進博會、花博會等重大活動場館開展用語用字監測工作。活動自實施以來,年平均檢查社會用語用字逾萬處。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前夕,
中英文語言文字專家攜“啄木鳥”市民志愿者在上海外灘十六鋪碼頭開展現場語言文字監測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前夕,
中英文語言文字專家攜“啄木鳥”市民志愿者在上海浦東機場開展語言文字監測
經過多年持續努力,上海市社會用語用字規范水平明顯提升,常見的錯字、別字、標點符號、中式英語等語用不規范現象得到了糾正。活動在提升上海城市語言文字使用規范的同時,對上海市民樹立語言文字規范意識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解放日報》《環球時報》以及人民網等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活動被評為“上海市語言文化品牌優秀活動案例”。
選送單位: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上海外國語大學)
實施單位: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上海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