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音樂人李亮節攜天津師范大學留學生茹絲、薩木共同演唱鼓曲《獨此一家天津衛》,用津味兒新說唱的形式講天津故事。 本報記者 谷岳 攝
漢風津韻,古今交融;中華文化,世界傳播。
昨天上午,200余名海內外專家、中外師生和參賽學生代表相聚天津師范大學,共同見證第三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津啟幕。
活動現場充滿天津元素。開場視頻《你好天津》,讓中外嘉賓領略了大美天津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蘊和城市魅力。演藝環節,知名音樂人李亮節攜天津師范大學留學生茹絲、薩木共同演唱鼓曲《獨此一家天津衛》,來自北方演藝集團藝術教育中心海河少年藝術團的孩子們精心編排了頗具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舞蹈《相和歌》……講好天津故事、展示天津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中國故事會”從天津開講。
本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主題為“中華文化 世界傳播”,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教育報刊社、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市委網信辦、市教委、市外辦指導,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協辦,是一項面向海內外青少年、用英語通過講述中國故事的方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素質教育活動。活動覆蓋國內大、中、小學生和來華留學生群體以及海外留學生群體,采用英語朗誦、創意演說、戲劇獨白等形式。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自創辦以來,形式愈發多樣,規模不斷擴大,關注度顯著提升,為世界各國朋友感知中國、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窗,也構筑了一幅中外共講中國故事、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畫面。”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馬箭飛說。
活動現場,與會中外嘉賓分享了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的思考。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形象大使、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博士以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述了自己與中國結緣的故事和親身經歷中國發展的故事。30多年來,他一直身體力行地向世界介紹中國。作為活動評委,潘維廉鼓勵青少年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夢成為世界夢。
“活動開展以來,共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萬名中外青少年參與講故事。本屆活動增加了外國人用中文講好中國故事的內容,中外青年用彼此相通的語言講中國故事,給廣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交流對話的平臺,對進一步分享中國故事,讓世界真實了解、準確認知中國具有獨特意義。”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天津師范大學校長鐘英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