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陪伴孩子成長】微信推文觀點
觀點一:
人的感性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童年,孩子的童年一定要接受充分的藝術教育審美教育,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通過學習熱愛音樂、通過音樂熱愛藝術、通過藝術熱愛生活、通過生活體驗幸福。
學音樂能啟發孩子心智,給孩子帶來精神上高層次的愉悅,比如樂觀,開朗,積極向上,還能夠啟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每個孩子本身具有音樂方面的能力和潛能是可以發掘出來的,所以不但要學音樂,而且要把音樂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具有體驗能力和追求幸福的基本能力來學習。
觀點二:
學習和快樂,并不對立。家長沒有努力的設計與營造學習活動的快樂,永遠拿完美目標來要求孩子,孩子很難有成就感體驗。在孩子學音樂的過程中,防止孩子“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良好的音樂教育,必須以審美為核心,以快樂為抓手,讓孩子的童年與藝術的美相伴。在孩子學音樂的時候,作為家長,第一要引導他,作為一種素質教育的引導。第二要陪伴他。第三要鼓勵他,第四要評價他,不要用負面情緒和語言去評價孩子,從正面的角度出發,先肯定,再談問題。
觀點三:
針對孩子考級問題,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商議,本著讓孩子最大限度的能把學琴走得遠這個角度去考量,不變的是考級,變的是心態。如果孩子能夠考級是最好,為了增強信心,最初幾次考級務必確保通過,這非常關鍵,另外,如果每天只能練考級曲目,才能保證考級通過的話,不建議考級??技壍暮锰幵谟谒o孩子提供了一個漸進升級的成就目標,在每一關的成就感當中,激勵孩子走得更遠。但是考級的弊端有幾點,首先,如果考不過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打擊,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二是,過于技術化的要求,可能會使孩子失去了對音樂,美的享受感;三是,如果孩子所有的時間都用于學習考級曲目,反而會失去接受更廣博音樂文化的機會。
觀點四:
學琴的三大基礎,技術、樂感和勤奮,是支撐一個人成才的三大素質。那么技術的基礎,第一號基礎是放松。我們要把放松當規范,把放松作為基礎,孩子只要一緊張,學習的速度、耐力、爆發力、控制力就很難控制。
觀點五:
孩子童年要接觸最高級的藝術。要用最高級的,最偉大的作品來熏陶他,因為人的審美偏好,審美標準,審美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都在童年,一定要讓孩子童年多聽適宜的經典音樂,偉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量的優秀傳統藝術。每個孩子,每個季度不應該少于一次去看演出、聽音樂會;要像語文、數學、外語學習那樣,把審美教育列入孩子的日常生活計劃當中,家庭中應該有適合孩子聽的經典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讓孩子的聽覺環境充滿了音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