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教育電視臺
根據2016年多部門聯合開展的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全國不滿16周歲、父母均外出務工的農村留守兒童仍有902萬人。近年來,湖南邵陽圍繞留守兒童教育難題,探索出“黨建+一對一結對幫扶”的模式,力求不讓一個“留守孩子”掉隊。
劉銀秀給孩子母親打電話:我是劉老師,請問你在家嗎?沒有在家,是這樣的,等一下我想到你家里來,跟你聊一下。
在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南山實驗學校,語文老師劉銀秀,再一次撥通了范賢偉媽媽的電話。學生范賢偉,突然又不見了。而他出現類似“逃課”的情況,已不是第一次。
劉老師說,范賢偉父母長期到廣州務工,從小就一個人獨處的他,完全不適應校園生活,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在南山實驗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像范賢偉一樣的留守兒童。為了解決這類孩子的教育問題,學校探索出“黨建+結對幫扶”的形式,利用學校里的90名黨員教師,帶動全校開展“一對一幫扶”,逐一解決留守兒童長期存在的生活、學習中缺乏熱情和愛心,逆反心理重,進取心、上進心不強等一系列問題。黨員教師劉銀秀的幫扶對象,就是范賢偉。
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南山實驗學校黨員教師 劉銀秀:告訴她,對不對,就是說小玲啊,假如現在劉老師是小玲,你怎樣告訴我。
劉銀秀一邊留心著范賢偉生活上的每一個需求,對他在學習上進行耐心地鼓勵與指導,一邊勸說范賢偉媽媽就近找一份工作,共同幫孩子改掉不良習慣,讓孩子重新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
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南山實驗學校黨員教師 劉銀秀:他們的父母長期都不在他們身邊,所以我經常對自己說,我不僅是他們的老師,我還要是他們的媽媽。
除了結隊幫扶外,學校還突出黨建載體、黨建資源與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相融合,結合紅色基因、綠色生態文明、古色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等內容,開展“黨建,主題教育活動”,以黨建促德育、以德育促成長。
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南山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 校長 劉小軍:在我們城步這個地方,我們的留守兒童比較多,父母不在身邊,那么我們通過黨建來助力我們的教育扶貧,讓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來感受到我們黨的溫暖。
為了引導更多年輕教師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列中來,學校黨支部計劃繼續挖掘更多優秀教師故事,創新黨建形式,激勵青年黨員教師成長。
邵陽市教育局黨委書記 局長 肖玉葉: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架起基層黨組織和群眾連心橋,通過干部自學,集中互學,群眾幫學等多種形式,使學習不斷走向深入,把抓好黨建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