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教育電視臺有哪些精彩節目?
請2020年1月19日 下午:14:00——15:00 登錄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www.020dys.com)及手機客戶端《長安書院》,先睹為快!!!
讓國學成為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2020年春節,中國教育電視臺本著“創新不泥古,繼承不離宗”的思想,繼續用國學守護我們民族的詩與遠方,潛心打造《國學公開課2020》,十場國學大餐包含《讓世界充滿愛》《春滿神州》《托起明天》《詩意中國》《匠心傳承頌中華》《潑墨中華情》《古韻國風》《幸福中國年》《四海童樂鬧元宵》《元宵節的文化記憶》,在春節期間鬧中取靜,讓觀眾靜心于國學文化的“琴棋書畫劍,詩酒茶花香”,在“詩與遠方”中再次感受舞臺新體驗。
六位主持人田博琳、馬廣超、栗克、于夢洋、金波、王炫凝精彩亮相

國風童心比肩行 少年未來終可期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民族的希望。本屆國學公開課中,不僅創新節目表現形式,將校園課堂元素融入舞臺,通過6大書院講述6個不同的故事,引導孩子們增強文化認同感,傳承中華文化經典。更有通過古典禮儀服飾、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展現各民族的文化禮儀,為電視機前的觀眾奉上一場異彩紛呈的精神大餐。
本屆國學公開課不僅內容豐富,更是趣味十足。猜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在燈謎中穿插國學知識,在益智添趣、娛樂生活的同時,通過賞燈、吟詩、扎花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體味各地域各民族過元宵節的不同習俗、飲食文化,還會在舞臺再現各地域制作元宵的不同方法。可謂是“鑼鼓喧天慶佳節,萬眾歡騰鬧元宵。”
李明啟激情誦讀《我們還年輕》
濮存昕演繹別樣《祝酒歌》
緊扣住時代脈絡 傳遞好家國情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也是珍貴、重要的文化資源。本屆國學公開課還將根植于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展現在舞臺上,將中華民族特有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藝術表達及風俗習慣等,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需要以文化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融書畫、詩歌、戲劇等多元藝術形式為一體,助力國學文化代代傳承。本屆國學公開課更將歷史情景劇植入其中,寓教于樂、寓學于趣。無論《張旭-醉酒觀劍》、《顏真卿-忠義顏公》,還是《王羲之-癡狂書圣》,眾多國學大家穿越千年,再現舞臺與觀眾隔空對話。除詩書歌舞之外,本屆國學公開課還將國學內容的歷史情景劇植入其中、豐富內容。講授書畫創作經驗、傳播書畫相關知識,真正做到與觀眾同歡樂的同時,于潛移默化中傳播書畫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阿爾法帶領小朋友們用維、漢兩種語言演唱《中國》
黑鴨子組合演唱《中華美德》
蒙古族歌手阿木古楞演唱《草原女民兵》
科技助力形式新 好戲連臺享不停
國學公開課薈萃眾多影視歌三棲藝術家,除了傳統的歌舞、曲藝、語言、書畫類節目,科技網絡全民互動也是本場公開課的亮點。節目現場巧用LED大屏,不僅提供背景畫面,更同節目內容有機結合,實現人屏互動,畫里畫外遙相呼應,合縱連橫。還增加頂屏和地屏,視覺效果更加豐滿立體。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而中國教育電視臺利用自身資源優勢,以國學為經,以藝術為緯,多元的節目形式,豐富的文化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最篤實的傳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扎根中國?又將如何走向世界?《國學公開課2020》,用別樣的藝術形式,向觀眾全方位展示新時代國學的博大精深與蓬勃生機,在歡樂祥和的春節氛圍中,體味中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