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強基計劃來了!
今天(1月15日),教育部發布重磅文件(《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以“強基計劃”取代。那么“強基計劃”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一起來看。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錄取上將依據考生高考成績,這是與此前自主招生以申請材料為主的最大不同。
計劃顯示,起步階段,“強基計劃”遴選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試點。相關高??上蚪逃可暾埐⑻峤幌嚓P專業的招生和人才培養一體化方案,教育部將組織專家研究確定“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專業及規模。
“強基計劃”試點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強基計劃服務國家大局
程老師,你怎么看這一重磅文件?
嘉賓程老師: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有何區別?教育部闡釋五點不同自主招生走了,強基計劃來了。與原自主招生相比,新計劃有哪些區別、亮點?對此教育部在招生專業、入圍依據、錄取方式等五個方面做出解釋。
一、選拔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二、招生專業不同。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范圍;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
三、入圍校考的依據不同。
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
四、錄取方式不同。
自主招生采取降分錄取的方式;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于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培養模式不同。
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并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
加強人才統籌 探索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程老師,這些變化中,你最關注哪一點?
嘉賓程老師:在以往自主招生模式下,高校通過自主招生錄取進校的學生,在入校后并未得到單獨培養,而是與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殊途同歸,進入了同一個培養模式。新的“強基計劃”模式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
那么,究竟為何要推出強基計劃,這將會對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等方面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演播室請到了一位專家為我們詳細解讀。
嘉賓程老師: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程方平
別了,自主招生!你好,強基計劃!今天節目中我們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程方平。
自主招生成效顯著 但也面臨新挑戰
1.2003年,首批22所入選國家“211工程”的重點高校啟動招生改革試點,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額進行自主招生。很快,試點院校范圍就不斷擴大,到2018年3月已有90所高校擁有自主招生權。這種招生方式在當時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產生了哪些問題?
嘉賓程老師:2003年教育部開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來,在探索綜合評價學生、破解招生“唯分數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入校后在學業成績、科技創新、學術論文、升學深造等方面總體表現突出。但近年來,自主招生也面臨一些新挑戰和新問題。
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2、現在官宣了,推出強基計劃,對學生成長,國家選才會產生什么影響?
嘉賓程老師:一是在改革定位上,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著力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二是在制度設計上,與促進教育公平相結合。以高考成績作為入圍依據,完善制度機制,切實保障考試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三是在評價模式上,與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相結合。堅持育人為本,探索在招生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引導中學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四是在改革協同上,與推進高等教育相關改革相結合。加強統籌協調,與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加強科技創新等改革相銜接,形成改革合力。
積極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3、強基計劃在人才培養上有何新亮點?
嘉賓程老師:一是單獨制定培養方案。二是暢通成長發展通道。三是推進科教協同育人。四是強化質量保障機制。
主持人:相信在強基計劃的引領下,我國人才培養將會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了解了這么多,對于大家都比較關心的招生流程,我們請陳慧為我們介紹。
強基計劃的招生程序是怎么樣的?
與“自主招生”相比,“強基計劃”的招生程序發生了不少變化。我們來進行一下梳理。
3月底前,試點高校發布年度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4月,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在網上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招生。
6月,所有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6月25日前,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向有關高校提供報名考生高考成績(不含高考加分)。
6月26日前,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學校考核的考生名單并公示入圍標準。
7月4日前,高校組織考核。
7月5日前,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考生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并公示錄取標準。
堅持育人為本 引導中學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中學該如何培養人才呢?下面我們來連線山東省莘縣第二中學校長周西政,周校長您好。
你怎么看這個強基計劃?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 未來高中學生的培養方向該如何調整?
程老師,對于高校來說,這個強基計劃意味著什么?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