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南京分院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聯合創立的"中學生'紫金'科學探究計劃"第四期匯報答辯會在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報告廳舉行。據了解,這項"探究計劃"已經步入第五個年頭,累計為106名同學提供了參與高端科研項目研發的機會。
在第四期答辯現場,一個個聽上去高深莫測的研究項目輪番上臺,而答辯人卻都是普通的高中生。高二學生吳若純參與研究的課題是"探究太陽日冕溫度過高的原因",近一年來在中科院南京分院導師的指導下,她每周在紫金山天文臺對太陽黑子、耀斑等活動進行觀測,最終與同學得出結論,認為小尺度磁場重聯會對日冕加熱產生作用。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吳若純:在進行這個活動之前,我對太陽物理這一塊幾乎是沒有任何的認知的,這個過程讓我有一種非常新奇的感覺,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一種科學探究的興趣。
"中學生'紫金'科學探究計劃"是中科院南京分院與南師附中在探索高端科研資源教育應用的創新嘗試。自2015年12月第一期啟動以來,南京分院組織系統內研究所開放了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暗物質與空間天文重點實驗室等近二十個科研平臺,四年多來,南師附中的學生共完成31項科研課題,分組合著研究論文31部,申請發明專利1項,發表SCI期刊論文2篇,10余人憑借在"科學探究計劃"中出色的科研科研工作,被國外名校錄取。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學事務與研究部副主任張志強:他們開始以一個研究者的視角,在做中來體會科研的樂趣。因為這段經歷是在他可塑性最強的一段時間形成的,可能就對他的這種終身發展非常的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