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輛未安裝ETC的救護車在高速公路上被強行收取了通行費引發熱議。
不久前,上海S4高速發生一起車禍,一輛救護車在接到傷者后緊急送醫,可在A4高速南橋出口卻因沒有辦理ETC,被要求必須排隊取卡繳費后才能通過。根據上海相關部門的通知,1月1日起,未裝ETC設備的救護車要取卡后支付“通行費”。隨后幾天,多輛救護車被強行收費。據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急救中心900多輛救護車因申請安裝流程長,中間又遇到一些波折,造成了救護車還沒有安裝上ETC。
上海市交通委回應稱,為保障執行急救任務的救護車通行高速公路,本市對120急救車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現免費通行。鑒于部分救護車目前尚未來得及安裝ETC在過渡期內,為不影響救助,對執行急救任務的救護車先予以放行,并幫助其盡快安裝ETC。
120救護車是急救病人的“救命車”,經常奔馳在高速公路上,與“死神”賽跑。那么,國外是如何解決救護車通行難題的呢?
世界各地多措并舉保障救護車通行
統一救護車高速路收費標準,需要衛生、交通、公安等部門對救護車進行更加規范的管理,建立嚴格統一的管理制度。針對此類情況,世界各地都在出臺措施,保障救護車在緊急情況下的暢行。
歐盟:救護車貼有小標簽 掃描后統一繳費
首先來看歐盟的統一標準,歐盟國家醫療機構的救護車輛都貼有小標簽,經收費口掃描后自動繳納通行費,費用由醫療機構財務中的公共事務費統一支付,不需要患者個人或救護車駕駛員支付。可以說這種統一的標準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救護車的通行時間。
法國:優先放行 事后收費
法國高速公路運營完全私有化,救護車通過高速公路不免費,但法國政府明確規定所有救護車輛在執行搶救任務時,高速公路收費站必須予以優先放行,過路費在事后寄給被救治人或其家屬,正常情況而言費用由社保和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支付。明確了救護車通過高速路的繳費方。
日本:分救急情況與一般通行
在日本,急救車輛使用高速公路時分兩種情況,如果救護車在救急情況下,不收取高速通行費;如果是一般乘坐救急車輛外出則需繳費。每個國家對救護車通過高速路段收費方式標準不一,因此,救護車被延誤的事件頻頻發生,要想暢通“生命通道”,還需要在同一標準上多下功夫,我的介紹就是這些。
成都上演真實版“45度讓路法”
說到救護車通道保障,不僅在政府管理上需要更有智慧,作為我們每個人,尤其是開車在路上的車主們其實也有更多可做的事情。比如,這兩天就有一個 “45度讓路法”在各大社交平臺刷屏。不少人把它定義為“2020年開車必備技能”。一起來看看真實版的“45度讓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