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完善教育評價體系”“實施美育浸潤行動”的時代背景下,秦皇島島上繪館堅守“平凡人的藝術”核心理念,以油畫教學為根基,通過公益講堂、藝術普及、大眾畫展等多元實踐,將公共美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搭建起連接藝術與平凡大眾的橋梁,生動詮釋了“十五五”規劃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惠及全民”的美育精神。
一、踐行規劃導向:以“平凡藝術”呼應美育浸潤使命
“十五五”規劃強調美育要“促進思政課堂和社會課堂有效融合”,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讓美育走出校園、走進社會 。島上繪館立足秦皇島本土文化土壤,摒棄“藝術專屬精英”的固有認知,以“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可創造”的實踐理念,精準契合規劃中“翰墨潤萬家”計劃提出的“提升城鄉居民藝術鑒賞普及率”目標。
繪館以油畫教學為核心載體,面向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普通市民開展常態化教學,無論是職場人士、退休老人還是青少年,都能在這里通過畫筆表達生活感悟。這種“低門檻、重表達”的教學模式,打破了藝術教育的階層壁壘,讓美育真正扎根群眾、服務群眾,成為“十五五”規劃中“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生動民間實踐。
二、多元實踐路徑:構建公共美育落地的本土樣本
(一)“微光講堂”:搭建公益表達舞臺,激活社會美育活力
為了響應“十五五”規劃“擴大免費教育范圍,優化終身學習公共服務”的號召,島上繪館開設“微光講堂”公益項目,每周二晚面向民眾免費開放。講堂不設身份、學歷限制,既邀請繪畫愛好者分享創作心得,也為普通市民提供表達生活感悟的平臺——無論是分享一幅家庭涂鴉背后的故事,還是探討日常場景中的美學發現,都能在這里獲得尊重與共鳴。
這種“人人當主角”的公益模式,將美育從“單向傳授”轉變為“雙向互動”,不僅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踐行了規劃中“推進公共文化資源為社會美育實踐服務”的要求,讓基層美育空間真正“活”起來。
(二)“認識100位藝術家”:普及藝術常識,夯實美育認知基礎
圍繞“十五五”規劃“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的核心要求,繪館開展“帶您認識100位藝術家”公益普及活動。活動摒棄晦澀的藝術理論講解,以“藝術家故事+作品賞析+生活關聯”的方式,將中外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與平凡人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比如解讀梵高作品中對生活的熱愛,關聯市民日常的情感表達;介紹本土藝術家的創作,喚醒對家鄉文化的認同。通過這種“接地氣”的普及形式,讓藝術大師走出美術館的“玻璃罩”,走進普通市民的認知視野,有效提升了城鄉居民的藝術鑒賞素養。

(三)“平凡人的繪畫展”:打破場景壁壘,推動美育融入生活
繪館計劃2026年在秦皇島茂業中心(高端商場)舉辦的“平凡人的繪畫展”,是繪館踐行“十五五”規劃“推動美育與社會場景深度融合”的創新舉措。展覽以市民和學員的作品為核心,內容涵蓋生活碎片、情感表達、本土風光等多元主題,打破傳統畫展的嚴肅場景限制,讓藝術作品走進商業空間,與市民的購物、休閑生活無縫銜接。這種“高端商場+平凡藝術”的場景組合,既響應了規劃中“發掘在地文化,利用公共文化資源搭建美育平臺”的要求,更傳遞了“藝術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融入日?!钡睦砟?,讓逛展成為市民的生活常態,推動公共美育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共享”。
三、未來展望:錨定規劃藍圖,深化美育惠民實踐
未來,島上繪館將繼續緊扣“十五五”公共美育發展方向,進一步深化實踐路徑:一是優化油畫教學體系,增設面向青少年的美育啟蒙課程,呼應“青少年美育工程”實施要求;二是升級公益項目,將“微光講堂”延伸至社區、鄉村,助力城鄉美育均衡發展;三是擴大畫展影響力,聯動更多公共空間,讓平凡人的藝術作品走進更廣闊的舞臺。 島上繪館始終堅信,美育藍圖終將通過無數個“平凡人的藝術實踐”落地生根。繪館將持續以實際行動,讓美育浸潤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為秦皇島公共文化建設注入持久的藝術活力,為實現教育強國目標貢獻民間力量。
供稿人:徐幸子(中國音樂學院教師)
趙琍(北京工商大學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