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聲:語言藝術是由內而外的整體塑造
2025/07/01 11:35 ©原創
李群
語言藝術,從來不是簡單的語言技術。 朗誦表達得好,也不是簡單的朗誦技巧。 它是一個全身心的由內而外的整體塑造和表達。
家長可能未注意到孩子的一些習慣,例如候場時喜歡做鬼臉。這需要家長后期提醒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盡量避免頻繁做鬼臉。孩子年幼可能覺得有趣,但長期如此,可能影響五官的正常發育。隨著女孩成長,面容需趨于周正。若長期保持非自然的表情狀態,形成習慣,其表情特征乃至五官形態都可能發生變化。
同樣重要的是讓孩子掌握正規的發音和語言表達方式。正確的發音習慣會對面部骨骼發育產生影響。若發音方式不當與非自然的表情配合,形成習慣后同樣會影響面部骨骼和五官形態。這就是為什么強調學習正規發音和表達至關重要。
例如,兩周前我擔任百姓宣講評委時,遇到一位女選手。她演講時上唇幾乎不動,僅下唇開合,自己并未察覺。這種不正確的發音習慣導致她下巴較寬,顴骨區域也顯得突出。演講后,有評委評價其語言表達過于鋒利,實則是發音方式的問題。我現場指出:若她能在幼年時及時糾正這種發音習慣,不僅表達會更清晰,也有助于塑造更秀氣的下巴和面容。
一個孩子80%的語言形成期,是在5歲到12歲。 孩子12歲的時候,他一生80%的語言能力都已經基本形成。所以,5歲到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高峰期, 一定要多加注意,多加學習,多加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