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國務院新聞辦主導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項目李亞明著《考工記名物圖解》(阿拉伯語版)在阿拉伯世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埃及斯福薩法出版社(Sefsafa Publishing House)出版,體現了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突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起源于2004年中法文化年。該計劃旨在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出版物,拓寬外國了解中國的渠道和視野,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考工記名物圖解》秉承“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宗旨,在建構中國第一部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范和制造工藝的文獻——《考工記》的名物詞語系統的基礎之上,汲取文物考古成果,類聚名物,探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基因。該書阿拉伯語版的出版,必將促進阿拉伯世界對中國科技史和文化史更為深刻的關注和理解,增進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文明相映生輝,為借鑒彼此優秀文化成果,弘揚東方文明深厚精髓,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發揮積極的作用。為此,本刊編發本書作者李亞明教授的自序,以饗讀者。

這是一位遠在中國的作者寫給阿拉伯世界讀者朋友的序言。
這位作者的童年時代,每天晚上都會聽著《一千零一夜》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故事入睡;長大以后,才知道故事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天方夜譚》,來自阿拉伯世界,是民間文學作品里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順著這座紀念碑的指引,來到了阿拉伯文明的寶庫。
阿拉伯文明有著海納百川的胸襟,在古希臘羅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之間承前啟后,在東西方文明的之間架起彩虹般的橋梁,在哲學、醫學、數學、化學、天文學、語言學、文學、歷史學等諸多領域成就斐然。
放眼東方,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文明與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遙相呼應。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基本典籍是“十三經”。其中的《周禮》通過記述三百多種職官的職掌,記載中國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和禮義等一系列制度,闡述對社會政治制度的設想。
有人說,世界工業文明的源頭在英國。但縱觀歷史,無論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還是古代中國,工業文明的真正原始形態都是手工業?!吨芏Y》最后一部分《考工記》是中國第一部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范和制造工藝的文獻,在中國文化史、科技史和工業文明史上具有極高地位。
讀者朋友現在手里捧著的這部《考工記名物圖解》與您一起攜手登高眺望中國古代工業文明的晨曦,回溯先秦手工業的青銅時代。
本書阿拉伯語版由在阿拉伯世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埃及斯福薩法出版社出版,必將促進阿拉伯世界對中國科技史和文化史更為深刻的關注和理解,增進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文明相映生輝,為借鑒彼此優秀文化成果,弘揚東方文明深厚精髓,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發揮積極的作用。衷心期待與阿拉伯世界讀者朋友心手相連、共興文明,增進民心相通,豐富人文交流,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本文節選自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項目 [《考工記名物圖解》(阿拉伯語版)](編號:2019-248)、西安外事學院高層次人才啟動基金項目“《考工記》疑難名物研究”(編號:XAIU202413)的階段性成果,原載《絲路百科》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