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首屆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在京舉行。在主論壇上,圍繞“更多精品、更廣傳播、更佳體驗”主題,9位嘉賓進行主題發言。本文為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王仁海的主題演講精編。原標題為《新時代 新文化 新傳播》。
近幾年,河南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旗幟鮮明提出了“新時代新文化新傳播”的發展定位,堅持“融合傳播、轉型發展、有用有效”的理念,匠心守護初心,精品奉獻人民。下面匯報一下河南臺的做法、體會:

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 王仁海
一、創造新文化,塑品牌更領風尚
精品創作的根本是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在實踐中,對于新文化的特征,我們有以下思考:
新文化是價值觀正確的,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底色,體現主流價值、傳承紅色基因、引領社會風向、激蕩愛國情懷。新文化是思想深刻的,具有映照歷史、洞悉時代、體察現實、啟迪未來的價值,用思想的溫度感染人、用精神的力量凝聚人。新文化是大眾共鳴的,契合當下人民群眾的價值取向、審美趣味、生活期盼,特別是把握當代年輕人樂于接受、主動參與、積極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的移情性,以喜聞樂見的視聽方式呈現,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盈。新文化是審美高級的,思想更先進、藝術更精湛、技術更前沿,不僅可以廣泛流行,更能夠成為永恒經典。新文化是樣態創新的,在題材立意上創新視角,在視聽表達上創新維度,在融合傳播上創新手段。

做好新文化,我們提出并踐行新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為一個個精品內容、一個個創新創意,用引領性的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一是站穩人民立場,關注百姓、貼近現實,用精美的畫面、滾燙的文字、共情的表達、熾熱的情懷,創作了《總書記的回信》《從延安到紅旗渠》等融媒體作品,實現億量級傳播,讓主流思想直抵人心。二是堅持創新表達,創新從來都不是一件求穩的事,這是一個打開自己、突破已有、影響他人的艱辛過程。秉持“讓文化有畫面、讓技術有思想、讓視覺有靈魂”的創作理念,“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已制播 4 季 28 期,全網閱讀量突破 1400 億次,海外傳播量超過 7000 萬,《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鳳鳴朝陽》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化IP,外交部發言人及 70 余家駐外使領館多次向全球推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始終是創作的底氣所在,我們沒有止步于“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出圈的影響力,更潛心于實施文化多品牌戰略,持續推出《中國節氣》《中國家宴》《常識中國》《一片甲骨驚天下》等節目,全方位詮釋傳統文化的更多維度,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三是升級視聽形態,積極探索 “傳統文化+前沿科技”融合創新,推出虛擬現實電影《唐宮夜宴》《隱秘的秦陵》,通過全息掃描、虛擬引擎等技術,讓觀眾以第一視角沉浸式游覽體驗盛唐氣象、秦陵秘境,打開了文化創新傳播的新領域。虛擬現實電影《唐宮夜宴》被評價為“未來電影發展的新方向”,作為中宣部選定的重點項目在金磚國家影視文化交流活動中參展。

二、開拓新傳播,要影響更要認同
牢記總書記“主力軍挺進主戰場”的指示,在守住廣播電視宣傳陣地的同時,更多地向移動傳播傾注力量。前瞻布局,提出“臺就是端、端就是臺”的理念,及時上線大象新聞客戶端,實行全臺重點內容在客戶端首發、音視頻資源向客戶端匯聚。目前大象新聞客戶端總下載量 1.6億、日活量 10 萬+,綜合傳播影響力居省級媒體自建移動平臺頭部。用互聯網思維辦《陽光少年報》,實現全國發行量超 150 萬份,成為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創新發展的現象級產品。實施廣電媒體人大 V 孵化計劃,打造出 10 個千萬級、多個 500 萬級賬號為引領的新媒體集群,形成精品傳播的長尾效應。組建大象國際傳播中心,以 YouTube、 Facebook 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為基站打開外宣格局,增強全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可、對中國現代文明的認同。

三、擔當新使命,敢改革更敢引領
新聞宣傳出彩和文化傳播出圈背后是以改革創新為底層邏輯。適時而動調整架構,釋放生產力。抓住供需矛盾,下好廣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先手棋,實施新聞資源集約作戰、文藝資源一體化運營,培育了“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等一批精品創作生產團隊。全面實施項目制、工作室制,對有潛力形成全國影響的項目給予全生命周期的支撐服務,做強頭部內容。因地制宜改革薪酬,激發原動力。績效分配向宣傳一線傾斜,骨干創作人員收入水平超過中層正職,有貢獻的中層正職超過臺領導。每年向雙一流高校招才引智,破格提拔一批 90 后走上關鍵崗位,讓有才華、有闖勁的年輕人挑起大梁。順勢而為跨界新技術,煥發創造力。以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為方向,建設算力中心、播控中心,搭建“大象元”AI 應用平臺,研發大象 AIGC 智能工具集,探索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全新樣本、前沿應用。

感謝中宣部、廣電總局對廣播電視的指導和支持,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縱觀河南臺近幾年的發展,我們最深刻的體會是,河南臺的創新發展之路,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的實踐之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創”的要求,才有了“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廣為傳播、廣泛影響;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的指示,才有了新聞融合傳播指數連續 3 年穩居省級媒體前列;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統性改革的要求,才有了河南臺不斷向前,經營創收逆勢增長,闖出了“以優質內容生產打造品牌、以移動互聯傳播擴大品牌影響、以品牌效應帶動產業發展”的新路。未來如何更好地發展,我們也有很多積極的思考,比如:對于文化節目,能否不斷自我更新,跳出觀眾的審美疲勞?虛擬現實能否帶來高層次視聽體驗,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精品節目能否通過影視劇跨界傳播成為“超聲波”?今天參加會議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希望能從各個方面得到更多的啟示。

沈從文先生說“好看的應該長遠存在”,生產更多人民群眾愛看的好節目是我們的本分。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作品,河南廣播電視臺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創制既尊重個性又引發共鳴、既有中國特色又被世界認同的視聽精品,用心書寫我們這個偉大的新時代!